在夢天艙的旅程中,有一些比綠豆還小的聲表濾波器在通信系統、交匯對接系統以及導航系統等地方發揮作用,它們的職責是保障試驗艙通信、導航等關鍵部位的順利運行。
這些小器件來自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3所一個30多歲的宇航級器件研制生產團隊。團隊與載人航天工程幾乎同時期成立,秉持“源于航天,服務航天”的宗旨,30多年來,幾代人堅守,專注創新,不斷推出更輕小型化、更精密的產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每一個產品精雕細琢,為航天工程傳遞品質的接力棒。
10年,像星星一樣閃耀
“小的時候,夜晚有很多星星,那時候我就在想,我也想像星星一樣閃耀。”后來雖然本人沒那么閃耀,但史向龍的“孩子”確實和星星一起閃耀。
25歲,第一次參加工作,參與的第一個項目是與團隊共同承擔起嫦娥三號的5種聲表面波器件設計工作,其中最小的只有一個黃豆粒那么大,重0.02克,比黃豆粒輕得多。
“這是我的第一個‘孩子’,它能夠上天,保障航天器的通信,這說起來誰都會羨慕。”史向龍回憶。
他被招進公司,是因為在技術研究上“較真死腦筋”,被公司領導一眼相中。
“做科研就要有水滴石穿的毅力!”進入航天的史向龍每天重復著同一份工作,12年,他埋首研發出500多款具有公司自主知識產權的濾波器產品。
“對于我來說,每天雖然忙碌但都充滿了意義,能研制更多上太空的‘孩子’?!?
2022年,他被湖南大學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聘任為校外導師,指導聲表專業學生的論文和課題工作,年少“追星”播種在心底的航天種子,已長成參天大樹,他希望將這顆種子繼續播種在更多人的心田。
20年,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來北京20年,王永安的時間劈成了兩半,一半和妻子定居,有了愛情的結晶,小家庭逐漸美滿;另一半則見證著聲表技術的不斷發展。有些時候,后一半占據的時間可能更多一些。
2002年,生性靦腆的他懷著對未來的好奇與憧憬坐在了迎新的禮堂,當臺上說“生在永定路,死在八寶山”時,發言者眼中的堅定深深震撼到這個二十歲出頭的小伙子,“那時候我決定,就把航天當作我一輩子的事業了!”
那時候,關于宇航用聲表面波器件的可靠性設計、熱設計等,現成的經驗很少,需要搭建整個的星用聲表面波濾波器的設計平臺。都是大家完全沒接觸過的新鮮事物。
針對型號要求的關鍵高等級指標要求,王永安查閱中外相關文獻,在借鑒公司成熟技術基礎上,多次進行論證,通過實時監控傳送的數據和圖表進行分析,統計過程控制,對癥下藥,推動技術設計難點攻關,關鍵指標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完成設計研發。
除了參與技術研發,更多的時間王永安用于編寫產品標準。“我們團隊養育的是與眾不同的‘孩子’,沒有標準可參考,要把總結的經驗記錄下來,固化形成標準,分享給其他人。”
從一個滿懷赤忱的小伙子,到聲表技術的指引者,20年來,王永安已經編制了60余項高等級聲表面波濾波器企業標準,并參與多家單位的宇航用聲表面波濾波器通用規范編制。
30年,目光如炬眼不容沙
夜晚的永定路透著寧靜,姚光強直起腰板,揉揉酸脹的雙眼,結束一天繁忙的工作。
宇航級產品的特性是一次定成敗,太空沒有返修,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出廠前,產品必須要經過內部目檢、粒子噪聲碰撞、隨機振動等一系列嚴格的環境試驗考核,并采用自動化設備優化工藝參數,減少人為影響,提升加工精度和重復精度,將風險降低為趨近零。
目檢是在高倍顯微鏡下對產品進行工藝檢查。姚光強的目檢水平被大家稱為“火眼金睛,明察秋毫”, 5毫米、3.8毫米、3毫米……每種濾波器封裝大小和內腔尺寸,包括允許壓焊絲的長度和弧度,電極大小和位置,他爛熟于心,“老姚檢過的產品,沒問題?!?
32年來,姚光強以高超的檢驗技術多次榮獲“提高兩率”“二院杯”勞動競賽優秀個人榮譽稱號,榮獲國防科學技術三等獎兩項,二等獎一項。
“無論過去多少年,產品升級更新多少代,想要滿足高標準,最核心的一點是責任,無論是用在天舟、問天艙,還是這次的夢天艙,品質都要過硬。”對于流水線一樣經手的產品,姚光強說。
“這批‘孩子’快送走了,周末可以去參加閨女的大學畢業典禮了?!?
強國有我,使命必達
憑借生產的產品具備的高可靠性與定制化科研生產能力,宇航級器件研制生產團隊承擔了我國航天器用宇航級聲表面波器件90%以上的任務。
聲表面波器件
在飛行的不同階段和航天器在宇宙中,會有各種干擾信號,我們的產品提供通信和電源保障服務。聲表濾波器濾除高次諧波、鏡像信息、發射漏泄信號以及各類寄生雜波干擾等保障試驗艙通信清晰傳回地面;磁性器件抑制因環境變化引起的設備電路電流突變,提升設備抗電磁干擾能力,保障設備可靠性。
“公司一般產品流程單是黑白的,但宇航級產品的流程單是紅色,這是最高產品等級。從‘孕育’開始,各種告知提醒每一個工序任務的重要性,原材料、制作工藝等都是采用最高規格,各種檢驗、測試等也采用最嚴的標準執行。上太空的‘孩子’,與眾不同。”王永安說。(文/李航 陳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