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我要色综合网久久网久久,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国产亚洲区综合

航天產品“零故障”是如何成就的?
發布時間:2023-08-14 信息來源: 航天三江

伴隨著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中國航天科工航天三江17所的任務量與日俱增,但產品故障率卻不斷下降,近年來更是進一步夯實質量基石,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航天質量“零缺陷”系統管理方法。每一個航天產品,哪怕連接器上一絲絲灰塵,都可能導致任務失利,17所人是如何成就航天產品“零故障”呢?

打通“毛細血管”的質量宣傳教育體系

一個個觸目驚心的質量事故、一串串令人扼腕的數字讓大家“心驚肉跳”……會議室現場氣氛緊張又嚴肅,大家全神貫注緊盯屏幕,他們是17所的一個基層質量教育班組,正集中學習質量問題案例。“如果不學習,那大家很可能就待在黑箱里,不知道自己會面臨哪些質量問題以及這些問題可能產生的后果,這樣的黑箱狀態是十分危險的。”班組成員小趙說。

17所在探索中逐步找到了破題答案--落實組織化宣傳與常態化學習兩手抓,有效打通基層質量教育“毛細血管”,設立全級次常態化班組學習宣講機制,49個網格化班組實現100%覆蓋全所設計人員、工藝人員、質量管理和科研生產管理人員,各班組定期分析質量問題、學習宣講質量觀念,基層質量教育成效顯著。

第26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陳際瑋無疑是17所人嚴苛追求細節的生動代表。在一次試驗中,他發現了1毫秒偏差,這相當于一百只信鴿同時從北京飛往南京的過程中,有一只信鴿多扇動了一下翅膀,這個偏差很小,并不影響最終實驗結果,但陳際瑋和團隊成員還是用整整三天的論證消除了這1毫秒的誤差,真正做到了不留一絲隱患。

筑牢“質量長城”的航天質量把關意識

做“全能人”,塑好“標準關”。質量管理人“眼觀四路、耳聽八方”,全面學習吸收上級和行業各類質量標準,成長為懂技術、懂政策、懂形勢的“全能人”,累計完成了30余項行業標準,日益完善的標準體系進一步打造了17所質量管理戰略優勢。

做“膽小鬼”,控好“技術關”。電裝檢驗員小王說,長期的工作似乎已讓我們孰能生巧,但這種‘熟悉’,卻隱含著‘灰犀牛’事件發生的潛在風險。某項目周期非常緊張,原本需要48小時完成的任務,經過大家的努力,僅用40小時就完成了。“當時我的心里有些不安,因此決定利用剩下的8小時再行復檢。”復檢發現的確有一個小問題被忽略了,這次的經歷讓小王和團隊成員深受教訓,“我們需要更‘膽小’、更‘謹慎’”。

做“糾察員”,把牢“監督關”。“不好啦!質量大姐把我們的流程打回來了。”某項目成員小劉的一句話,讓整個項目組心情跌入谷底,原本已接近尾聲的項目又需再行調整。負責質量監督工作的質量大姐無疑是科研生產過程中的“攔路虎”,時刻用犀利的眼光審視每一個細枝末節。一位質量大姐說:“項目推進很久,到我們這個環節被打回肯定會有些難受,但我們決不能心慈手軟,決不能讓有質量隱患的產品上天”。

夯實“質量地基”的航天質量管理技術

“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資源自主研發質量管理平臺和相關創新技術是一件性價比較低的事,這些投入無法轉化為可見的收益,17所卻在堅持做看起來‘很傻’的事。”一名研發人員說。

長久以來,17所持續下大氣力全面提升質量管理技術的創新水平,自主研發多個自動化平臺和軟件,進一步實現設計規范化、審查自動化、采購集約化,夯實“質量地基”。

在設計測試環節,自主搭建自動化通用測試平臺,大幅節約硬件資源,成本降低約80%,研制周期縮短77%,人力資源節約83%。在監督審查環節,自主打造標準化文檔管理系統,從“源頭”對技術文件進行自動化審查審批和標準化問題修復,實現標準化審查錯審、漏審率小于1%,審查周期縮短60%以上。在數據應用環節,自主開發的試驗測試數據自動判讀軟件,實現了試驗數據自動收集、實時監視、快速解析以及報告自動生成,時間從人工判讀的1.5小時提升至自動快判實時完成、精判不超過10分鐘,不同項目間的數據貫通更是讓采購周期整體壓縮2-3個月,采購成本下降幅度高達11.93%。

質量是航天事業的生命,航天產品的質量不僅關乎航天事業的長遠發展,更關系到國家的地位和形象。未來,視質量為生命的17所人將繼續銘記高質量發展航天事業目標,為航天強國建設再立新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淄博市| 清镇市| 陇西县| 天峻县| 紫金县| 通州区| 孝感市| 永宁县| 禹州市| 潞城市| 石棉县| 汾阳市| 茶陵县| 乌兰县| 淮南市| 封开县| 临夏市| 黄浦区| 聊城市| 武鸣县| 酒泉市| 井陉县| 绥滨县| 怀化市| 黔江区| 青神县| 弥渡县| 平利县| 航空| 容城县| 武清区| 海淀区| 扎囊县| 定日县| 温宿县| 西充县| 三门峡市| 社旗县| 宁德市| 阿拉善盟| 新绛县|